手机APP下载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初中英语 > 中考数学 > 中考数学真题 > 正文

201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答案

来源:可可英语 编辑:Ookamie   可可英语APP下载 |  可可官方微信:ikekenet

 

21.(8分)(2013•湖州)为激励教师爱岗敬业,某市开展了“我最喜爱的老师”评选活动.某中学确定如下评选方案:有学生和教师代表对4名候选教师进行投票,每票选1名候选教师,每位候选教师得到的教师票数的5倍与学生票数的和作为该教师的总票数.以下是根据学生和教师代表投票结果绘制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(不完整).

学生投票结果统计表

候选教师

王老师

赵老师

李老师

陈老师

得票数


200


300

(1)若共有25位教师代表参加投票,则李老师得到的教师票数是多少?请补全条形统计图.(画在答案卷相对应的图上)

(2)王老师与李老师得到的学生总票数是500,且王老师得到的学生票数是李老师得到的学生票数的3倍多20票,求王老师与李老师得到的学生票数分别是多少?

(3)在(1)、(2)的条件下,若总得票数较高的2名教师推选到市参评,你认为推选到市里的是两位老师?为什么?

考点: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;条形统计图.

分析: (1)根据共有25位教师代表参加投票,结合条形图得出李老师得到的教师票数即可;

(2)根据“王老师与李老师得到的学生总票数是500,且王老师得到的学生票数是李老师得到的学生票数的3倍多20票,”分别得出方程组求出即可;

(3)求出每位老师的得票总数,进而得出答案.

解答: 解:(1)李老师得到的教师票数是:25﹣(7+6+8)=4,

如图所示:

(2)设王老师与李老师得到的学生票数分别是x和y,

由题意得出:

解得:

答:王老师与李老师得到的学生票数分别是380和120;

(3)总得票数情况如下:王老师:380+5×7=415,赵老师:200+5×6=230,

李老师:120+5×4=140,陈老师:300+5×8=340,

推选到市里的是王老师和陈老师.

点评: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,关键是弄清题意,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,列出方程组.

 

22.(10分)(2013•湖州)某农庄计划在30亩空地上全部种植蔬菜和水果,菜农小张和果农小李分别承包了种植蔬菜和水果的任务.小张种植每亩蔬菜的工资y(元)与种植面积m(亩)之间的函数如图①所示,小李种植水果所得报酬z(元)与种植面积n(亩)之间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.

(1)如果种植蔬菜20亩,则小张种植每亩蔬菜的工资是 140 元,小张应得的工资总额是 2800 元,此时,小李种植水果 10 亩,小李应得的报酬是 1500 元;

(2)当10<n≤30时,求z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;

(3)设农庄支付给小张和小李的总费用为w(元),当10<m≤30时,求w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.

考点: 一次函数的应用.

分析: (1)根据图象数据解答即可;

(2)设z=kn+b(k≠0),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;

(3)先求出20<m≤30时y与m的函数关系式,再分①10<m≤20时,10<m≤20;②20<m≤30时,0<n≤10两种情况,根据总费用等于两人的费用之和列式整理即可得解.

解答: 解:(1)由图可知,如果种植蔬菜20亩,则小张种植每亩蔬菜的工资是(160+120)=140元,

小张应得的工资总额是:140×20=2800元,

此时,小李种植水果:30﹣20=10亩,

小李应得的报酬是1500元;

故答案为:140;2800;10;1500;

(2)当10<n≤30时,设z=kn+b(k≠0),

∵函数图象经过点(10,1500),(30,3900),

解得

所以,z=120n+300(10<n≤30);

(3)当10<m≤30时,设y=km+b,

∵函数图象经过点(10,160),(30,120),

解得

∴y=﹣2m+180,

∵m+n=30,

∴n=30﹣m,

∴①当10<m≤20时,10<m≤20,

w=m(﹣2m+180)+120n+300,

=m(﹣2m+180)+120(30﹣m)+300,

=﹣2m2+60m+3900,

②当20<m≤30时,0<n≤10,

w=m(﹣2m+180)+150n,

=m(﹣2m+180)+150(30﹣m),

=﹣2m2+30m+4500,

所以,w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w=

点评: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,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,(3)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并注意m、n的取值范围的对应关系,这也是本题最容易出错的地方.

 

23.(10分)(2013•湖州)一节数学课后,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练习题:

如图,已知在Rt△ABC中,AB=BC,∠ABC=90°,BO⊥AC,于点O,点PD分别在AO和BC上,PB=PD,DE⊥AC于点E,求证:△BPO≌△PDE.

(1)理清思路,完成解答(2)本题证明的思路可用下列框图表示:

根据上述思路,请你完整地书写本题的证明过程.

(2)特殊位置,证明结论

若PB平分∠ABO,其余条件不变.求证:AP=CD.

(3)知识迁移,探索新知

若点P是一个动点,点P运动到OC的中点P′时,满足题中条件的点D也随之在直线BC上运动到点D′,请直接写出CD′与AP′的数量关系.(不必写解答过程)

考点: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.

分析: (1)求出∠3=∠4,∠BOP=∠PED=90°,根据AAS证△BPO≌△PDE即可;

(2)求出∠ABP=∠4,求出△ABP≌△CPD,即可得出答案;

(3)设OP=CP=x,求出AP=3x,CD= x,即可得出答案.

解答: (1)证明:∵PB=PD,

∴∠2=∠PBD,

∵AB=BC,∠ABC=90°,

∴∠C=45°,

∵BO⊥AC,

∴∠1=45°,

∴∠1=∠C=45°,

∵∠3=∠PBO﹣∠1,∠4=∠2﹣∠C,

∴∠3=∠4,

∵BO⊥AC,DE⊥AC,

∴∠BOP=∠PED=90°,

在△BPO和△PDE中

∴△BPO≌△PDE(AAS);

(2)证明:由(1)可得:∠3=∠4,

∵BP平分∠ABO,

∴∠ABP=∠3,

∴∠ABP=∠4,

在△ABP和△CPD中

∴△ABP≌△CPD(AAS),

∴AP=CD.

(3)解:CD′与AP′的数量关系是CD′= AP′.

理由是:设OP=PC=x,则AO=OC=2x=BO,

则AP=2x+x=3x,

由(2)知BO=PE,

PE=2x,CE=2x﹣x=x,

∵∠E=90°,∠ECD=∠ACB=45°,

∴DE=x,由勾股定理得:CD= x,

即AP=3x,CD= x,

∴CD′与AP′的数量关系是CD′= AP′

点评: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,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,等腰三角形性质等知识点的综合应用,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和计算能力.

 

24.(12分)(2013•湖州)如图①,O为坐标原点,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,四边形OACB是平行四边形,sin∠AOB=,反比例函数y=(k>0)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经过点A,与BC交于点F.

(1)若OA=10,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;

(2)若点F为BC的中点,且△AOF的面积S=12,求OA的长和点C的坐标;

(3)在(2)中的条件下,过点F作EF∥OB,交OA于点E(如图②),点P为直线EF上的一个动点,连接PA,PO.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,使以P、O、A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?若存在,请直接写出所有点P的坐标;若不存在,请说明理由.

考点: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.

分析: (1)先过点A作AH⊥OB,根据sin∠AOB=,OA=10,求出AH和OH的值,从而得出A点坐标,再把它代入反比例函数中,求出k的值,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;

(2)先设OA=a(a>0),过点F作FM⊥x轴于M,根据sin∠AOB=,得出AH=a,OH=a,求出S△AOH的值,根据S△AOF=12,求出平行四边形AOBC的面积,根据F为BC的中点,求出S△OBF=6,

根据BF=a,∠FBM=∠AOB,得出S△BMF=BM•FM,S△FOM=6+ a2,再根据点A,F都在y=的图象上,S△AOH=k,求出a,最后根据S平行四边形AOBC=OB•AH,得出OB=AC=3 ,即可求出点C的坐标;

(3)分别根据当∠APO=90°时,在OA的两侧各有一点P,得出P1,P2;当∠PAO=90°时,求出P3;当∠POA=90°时,求出P4即可.

解答: 解:(1)过点A作AH⊥OB于H,

∵sin∠AOB=,OA=10,

∴AH=8,OH=6,

∴A点坐标为(6,8),根据题意得:

8=,可得:k=48,

∴反比例函数解析式:y= (x>0);

(2)设OA=a(a>0),过点F作FM⊥x轴于M,

∵sin∠AOB=,

∴AH=a,OH=a,

∴S△AOH=•aa= a2,

∵S△AOF=12,

∴S平行四边形AOBC=24,

∵F为BC的中点,

∴S△OBF=6,

∵BF=a,∠FBM=∠AOB,

∴FM=a,BM= a,

∴S△BMF=BM•FM= a• a= a2,

∴S△FOM=S△OBF+S△BMF=6+ a2,

∵点A,F都在y=的图象上,

∴S△AOH=k,

 a2=6+ a2,

∴a=

∴OA=

∴AH= ,OH=2

∵S平行四边形AOBC=OB•AH=24,

∴OB=AC=3

∴C(5  );

(3)存在三种情况:

当∠APO=90°时,在OA的两侧各有一点P,分别为:P1(  ),P2(﹣  ),

当∠PAO=90°时,P3(   ),

当∠POA=90°时,P4(﹣   ).

点评: 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,用到的知识点是三角函数、平行四边形、反比例函数、三角形的面积等,要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,要注意(3)有三种情况,不要漏解.

点击此处下载文档(rar格式,326.11KB)


发布评论我来说2句

    最新文章

   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(微信号:ikekenet)

   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.

    添加方式1.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。
    添加方式2.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。